旧事新说-No.89
冠绝侪偶话印泥
文 | 林小宇 韩惠彬
清康熙十二年的一天,漳州“丽华斋”的药材商魏长安在挥笔作画,末了钤印,却找不着印泥,灵机一动,将其药铺的八宝药膏当作印泥,之后发现其印色鲜艳清晰,印迹凹凸有型,种种一切都好于之前的印泥。
也是从那天起,“八宝药膏”化身“八宝印泥”而一发不可收拾。乾隆御题“其印泥凸起落玉,鲜红可爱,非用宝石、赤金、车渠、水晶之屑,何能如此?”;孙中山题词“品重珍珠”;弘一法师称其“莹润精妙,冠绝侪偶”……
01
魏长安的“八宝药膏”是他独创熬制的跌打损伤药膏,使用的是十几种名贵药材,而“珍珠、玛瑙、麝香、琥珀、珊瑚、猴枣、冰片、艾绒”只是其中的8种药材,为讨吉利,故取名“八宝药膏”。
由于药膏中还含有朱砂,所以膏药呈红色,当地人也称其“红膏”。这种“集大成为一体”的药,可谓是“良药”,但药价格昂贵,也就“曲高和寡”,少有问津。
资料图
或许是“天助魏长安”,他的随意的一个“灵机一动”,不仅将“去伤解毒”的药,变成了“文房第五宝”,而且名声大振,名扬四海。印色的诞生,成就了“魏丽华斋”。
当时的澄漳龙行政长官道尹用过魏长安研制的印泥后,将八宝印泥作为贡品送上京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将其颁赐近臣,又派员到漳州征调,专供朝廷使用。据说,“魏丽华斋”的店号也是这位道尹所起,名号沿用了几百年之久,“八宝印泥”由此成为了漳州城最早的“名片”之一。
随后,漳州城也陆续出现其他的印泥作坊,但其品质都在魏长安之下,究其原因,这些后来者没做过“药膏”,难以跨越也是情理之中。
清光绪三十年,清廷颁布《商标注册试办章程》。魏氏丽华斋八宝印泥注册“钜鹿牌”。他们曾于1915年在广告中写道:“秘制八宝印色在前清康乾之时已驰名都中。凡至京师通人学士、大书画家,莫不器重之。”
02
1964年出生的杨锡伟,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他的人生却与“八宝印泥”有着深深的“交集”。
资料图
杨锡伟的家与魏长安的家族相邻,从小就听说了很多关于魏长安的故事,也或多或少知道漳州八宝印泥的制作流程,但命运却如此奇妙地安排了他进入到了这个领域里,杨锡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了“漳州八宝印泥厂”,而这座工厂的前身是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将漳州印泥作坊合并而成。
与其他的工人一样,杨锡伟没有别的念想,无论分配到什么岗位,他只是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这也无意间熟悉了所有的工艺流程。在销售部门,他接触了天南地北的客户,更多了解到别人对八宝印泥的评价。
人总会老的,当厂里的老师傅退休离开,尤其是重要的“传人”去世后,原来声名远扬的八宝印泥也“日渐式微”,不仅品质“名落孙山”,企业更是负债累累,最后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境地。
资料图
其实,所有的漳州人都为这个曾让人们引以为豪的八宝印泥,沦落到如此境地而痛心疾首,而杨锡伟这位参与者的内心更是“五味杂陈”,毕竟他与八宝印泥的朝夕相处十多年,心里怎么都有一份情。
1998年,杨锡伟挑起了拯救八宝印泥的担子。当他看到企业账目时,心里一阵“拔凉”。账目上现金只剩300元,而负债却高达100多万元。
03
印章崛起于秦汉,在元明清三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印章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而印泥作为表达印章的最佳载体,历来就是中国印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称其为 “印泥文化”。
古人封缄用泥,泥上盖印,故叫印泥。秦汉时期,文字多写在简牍上,公文写好后,封发时用绳捆缚,在绳结处放一泥团,上盖一印。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称为 “封泥”或 “泥封”。
资料图
东晋时期,纸书开始正式为官方采纳,在南北朝期间,随着纸的推广,其文献中开始出现了 “朱印”和 “骑缝印”。在漫长的过程中,印泥也从“泥印”过渡到“水印”,之后为“蜜印”,直至“油印”。
中国印泥的演变,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但也未必尽善尽美,即使到了“油印”时期,人们依然发现有其不足之处,其渗油泡油的现象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油印周围多有油迹跑出,不但影响印文效果,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印文也大多会出现模糊迹象。
而漳州魏长安的“八宝印泥”,明、爽、润、洁,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朱红,永不褪色。或许恰恰没有这些“瑕疵”,因而才会成为炙手可热的珍品,成为了印泥行业标杆和龙头,也成为了漳州的“三宝”之一,延续至今。
04
杨锡伟人生的又一个“十年”,可谓是“刻苦铭心”。
他不仅要找回真正的八宝印泥制作工艺,要一点点地还清以前的债务,要拿着“面目一新”的产品,参加各种展销会,更要上门“求”名人名家试用自己的印泥。
资料图
记得有一次,杨锡伟好不容易见到杭州西冷印社的一位书画家,当他拿出新的八宝印泥送给对方时,哪想到,对方直接拒绝,并说了一番八宝印泥的不是。但杨锡伟还是耐心地向对方解释,希望对方能试用一下新产品。
很快,西冷印社的这位书画家打电话来,他告诉杨锡伟试用新的八宝印泥后的感觉,并对新产品大加赞扬。此时的杨锡伟高兴的并不只是这些赞扬,而是一种苦尽甘来的释怀,一种云开日出的希望。
2008年漳州八宝印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赢得众多的奖项,杨锡伟本人也成为国家级唯有两名印泥制作非遗传承人中的一个。
资料图
更让杨锡伟感到高兴的事,漳州的八宝印泥通过权威检测,其性能好于同行业同类产品,在高温100度的情况下,性能没有发生变化,依旧色泽不变,依旧浸水不化,依旧芬香四溢,成为了中国印泥制作的“标杆”。
也许漳州八宝印泥与其他印泥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全部都是手工制作,全部采用中草药,不仅没有任何的化学原料,更没有使用胶状物质。虽然整个流程缓慢,成本高昂,但这恰恰才是“传统”,才是“匠心”、才是“文化”、才是一代“八宝印泥人”的追求。
05
自古文人墨客对中国文房中的印泥情有独钟,不仅它有娇美的“姹紫嫣红”,更是绘画书法的“点睛之作”,只有将沾有红泥的印章,印盖到恰到好处的地方,作品才完整无缺。
盖印似“收官”,古人称其“钤印”。钤印时,将印章在印泥上轻沾几下,以使印泥在搅动中,颜料达到最佳状态,并且不会沾起印泥中的艾绒,使得印章包含印色,且又边缘清晰干净。
漳州八宝印泥(林小宇摄)
之后,双手握印慢慢钤下,稍稍用力,便可缓缓提起。这种钤印的方式不仅是一种“雅”,更是古人熟悉印泥品性的体现,而漳州八宝印泥的使用,就是这般“章法”。
文中资料图由采访者提供
来源 | 福建侨报
新媒体编辑 | 韩惠彬